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225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成忠臣:为什么现今真正懂书法的人太少,普天下俗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这是古人对学习书法的体会。其意是学书要取法乎上,但要避免一蹴而就。自古学书都是从楷书打基础,而学楷书应从隋唐人入手,为什么要从隋唐人入手呢?因为隋唐人对楷书有定形,古人习字是很讲法则的,有规矩准绳可循。我们学习书法,必须要打基础,去下苦功探索,用长力,就像建房子一样,先打深厚的地基,房子越高,地基越要深厚。所以古人学书,正是先学走,慢步跑,这是一个真理,也是一个普及书法的好方法,前人用兵也讲稳打稳扎,学书法也是这道理。
△成忠臣书法作品
古时的书家对于纸、墨材质是相当讲究的,纸墨生发。如果没有好纸,而墨再名贵,书家就是好字好书,也会黯然失色。只有纸好墨佳,才能心手双畅,写出具有风神的字来。《道通会》中讲,“书贵纸笔调和,若纸笔不称,虽能书亦不能善,誓与快马行泥泽中,其能善乎?”孙过庭以“纸墨生发”为一合,“纸墨不称”为一乖,而又曰“得时不如得器”,可见纸墨关系的重要性。书人对于书法的追求,无外乎神气、筋骨、血肉三方面,而这三者之中,一方出现缺陷,写字就会出现毛病,就有了病态。神气两字是有迹可寻的,比如一个有病的人,他的精神气色永远不可能与健康人一样。而在书法上的精神气韵,也是一望而知。《书谱》上讲“五乖”和“五合”,便是有病无病的根源。为什么一些人伪造名人墨迹,法眼一看就立马辨真伪呢?原来是他在作伪的时候,心中有人,眼前有物,战战兢兢,唯恐失真,失去了那份漫不经心,用笔随心所欲的自由感。所以他落墨在纸上,气韵、精气、韵味都不连贯,神采全无了。
△成忠臣书法作品
至于筋骨血肉,筋骨出于笔力,血肉出于水墨。一般毛病的发生,都是由于书写者不会执、使、转、用而由于不通法度,把丑字当美,这是极为普遍的书坛现象。正是由于不知、执、使、转、用而来的毛病,连什么是丑,什么是美都分辨不出,所以出现病态在所难免。凡病态的由来,不外乎笔不正,锋不聚,锋不能逆入,用心不均,顿太重,过太滑,提太速,收太慢,自然也是对用笔掌握不好而受影响。古人的书,肥瘦皆病,而今人又常偏得古人丑恶处。如现今书坛上的字,一般现象写的肥肿、秽浊,正如麻风,丐子,而学书者一般染上这些毛病就留下习气,这是古人所论的字病,古人所忌的无筋无骨,谓之墨猪,老百姓戏称地瓜体。然而这类体令今人所喜,皆古人之所恶,今人之所趋,古人已不同,如白天、黑夜颠倒,如今审美观扭曲了,方向、导向都错了。
△成忠臣书法作品
为什么书坛真水平者少之又少,环境使然也,今人习书追名逐利,古人心态平和,没名利观念。今古不同,如今俗眼多,所谓俗眼,是指对书法水平一知半解者。他们有些人未必是以丑为美,而是因功力未到,艺术造诣上缺乏营养。于是指纤弱为秀美,粗犷为气魄,浮滑为活泼,轻佻为萧散,草率为流丽,装缀为功夫,板滞为规矩,歪斜为姿态等颠倒黑白的奇特怪相。
△成忠臣书法作品
古代的书家在学书时都普遍从楷书打基础。从楷书起步可以悟道精妙细腻的笔法,可以锻炼沉着遒劲的笔力。楷书笔法精到,分圆并用,中侧兼施,八法备全,构成书法最为基本的形质。楷书在练习时,由于用笔节奏较慢,初学者有时间去充分注意发笔时的逆入调锋,运笔时的提按涩行,结束时的圆满紧收及回锋过笔时的连贯呼应等技术性动作。当这些动作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训练,便会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运行方式,在结束时获得自由感。可以讲楷书能培养出一个人缜密而细腻的功夫,通过这种长期不间断地临摹来通过手、眼、心之间准确配合能力而产生的心手相应扎实功底。这种以形求法,笔法一道,则可进入化境,为下一步从事行、草书打好根基!
△成忠臣书法作品
古人讲习书“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而不在貌”,而“笔法”就是指用笔内部的客观规律,就是通过用笔来掌握搞清方圆、藏露、曲折、骨肉、血脉、形质、刚柔、轻重、徐疾、浓淡枯润以及基本点线之间的关系和写法。“用笔千古不易”正是指这种具有共性的规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