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678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健康之家] 为“生命中枢”保驾护航 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做好“生命禁区”的守门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07: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刘杰(左1)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刘杰(左4)团队在查房

(烟台论坛客户端  3月24日 通讯员:李成修 崔方荣 李凌峰)这里,安静得吓人,因为住进这里的患者大都是昏迷的;这里,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因为患者的生命中枢刚刚遭遇“挑战”;这里,又是一个会让人学会珍惜生命和感恩医护人员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群白衣战士不眠不休的为患者保驾护航。
这里,就是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我们神经重症是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相结合、相交叉的前沿学科。是专门为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提供高度监护和护理的特殊病房。”用科主任刘杰的话说,“来到这里的患者都是以神经危重症为主,所以大部分都是昏迷的。因为神经方面损伤较重,病人预后有可能会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我们的职责就是尽可能让他们康复出院。”
走进神经重症医学科病房,记者看到了很多先进设备,医护人员也都拥有着丰富经验,“成立科室的目的,就是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刘杰说。

刘杰(左一)团队研究患者治疗方案

不眠不休,24小时待命是常态
“2015年10月19号,我们正式开科。”时隔九年,这个时间点依然刻在刘杰的脑海中。“我刚来医院时,是做神经肿瘤手术的,后来医院有了建立围术期配套科室的想法,所以我就奉命担任起组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任务。”
回忆起科室刚成立时的情形,刘杰历历在目,“毓璜顶医院设立这一科室在省内甚至国内都是较早的。”但由于科室刚刚起步,人手不够,作为科主任的刘杰也经常值班,“24小时待命几乎是常态。当时就是有种干劲,要把科室建成区域领头羊。”
对于医疗系统来说,先进技术、理念就是科室长盛不衰的法宝,“成立伊始,我们就在医院的协助下,引进先进设备,开展了烟威地区首例有创颅内压监测。” 据介绍,有创颅内压监测主要是用于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力变化,对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当时有个小姑娘,因为车祸,造成‘双额脑挫裂伤’,患者伤后昏迷、躁动,极易发生‘中心性脑疝’。”在当地医院检查,医生主张进行开颅手术。“小姑娘才不到20岁,正是好年纪,如果要做开颅手术,就势必会造成额部颅骨缺损,影响孩子的样貌,甚至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刘杰及其团队成员在与神经外科医生共同阅片讨论后,决定发挥神经重症的优势,在严密监测颅内压变化的情况下,采取保守治疗,行气管插管和颅内压探头植入,运用神经重症的最新理念,通过采取镇痛镇静、控制体温以及渗透性治疗、隆德概念等多种措施,密切观察颅内压力变化幅度及波形,同时加强气道管理,发挥团队精神。
经过科室医护人员连续一周不间断的艰苦努力后,女孩终于恢复意识并转入普通病房继续监护治疗。
随着技术日臻完善和成熟,每年,科室都会进行几十例病人的颅内压监测,“这一技术的实施,不仅为患者减少了手术痛苦,也可以缩短治疗周期,让患者尽早康复。”
“隆德概念”,让昏迷病人没有“疼痛”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一些新理念、新观念不断应用于临床治疗。对于神经重症医学科来说也是如此。而“镇痛镇静”实施就是科室近年来推广的又一重要理念。
“因为来到我们这里的患者大都昏迷,但表面上看不出异常,如同睡着了一般,但患者的大脑却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昏迷的病人也有疼痛,这种看不见的变化,更需要我们用耐心、细心仔细照顾,认真观察。”刘杰告诉记者,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科室不断探索,并终于取得可喜效果。
前段时间,一位患者术后始终昏迷,家属拿着病历CT去了北京等地的大医院问诊,得出的结论是要进行二次手术。考虑到患者行动不便,救人心切的家人决定邀请专家来烟手术,并将患者转院到毓璜顶医院。
“来到科室后,我们对其加大镇痛镇静力度,控制体温,第二天患者就有了明显改善。无需二次手术,已经买了的飞机票也没有派上用场。”刘杰解释说,“昏迷的患者表现风平浪静,背后却是波涛汹涌。所以我们通过治疗,将患者代谢降低,并将其体温给控制下来,那么病人就会得到‘休养生息’。大脑得到休息,慢慢患者的水肿就可能会减轻。”
在采访中,刘杰谈到了“隆德概念”,这是强调以调节脑容量为目标,增加经毛细血管的水吸收,改善损伤脑组织微循环,进而达到控制颅内高压的治疗方案,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肿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医院减少了“甘露醇”的药物应用,“此前这类药品因为具有‘救命药’的标签,被多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类的患者诊疗过程中,但由于该药品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通过我们的理念转变以及其他的辅助治疗,甘露醇的用量较前明显减少”刘杰说。

刘杰在丹麦知名重症中心参观交流

数据说话,让患者享受“私人定制”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大数据”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刘杰也将“大数据”应用到了临床方面。
“血压、心率、颅内压、体温……这些都是由数据组成的,如何讲好数字‘背后的故事’就是我们科室长期以来在探索、实践的课题。”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李女士因为脑出血在当地医院问诊时被告知需要手术治疗。多方打听,其家人决定带她到毓璜顶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来到医院时,我们检查发现,患者出血部位不同于高血压常见的自发性脑出血部位,更像是栓塞后静脉回流不好造成的梗塞后出血。磁共振造影的数据分析,也证实了我们的判断。最终患者没有进行手术,在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
“数据分析”,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面临无数困难,“这需要长时间观察、记录,并综合起来进行缜密分析。我们称其为‘多模态监测’。”  
为配合“多模态监测”,刘杰提出了“目标诊疗方案”,打造医护人员“特种小分队”,针对每一个不同的病人的情况进行“私人订制”。“由于每个病人的基础疾病不同,恢复状况不同,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必须要有每日诊疗清单。”刘杰介绍,只有这样,才能对每一个病人查看有重点,通过监控体温、血压、血糖的数值来进行更专业更特色的重症术后治疗,让病人更加平稳过渡危险期。
这样的每日清单,每天、每时、每秒都在根据患者的病情不断变化。这需要医护人员长期观察,但“对于我们从事重症监护的人来说,全年无休是常态。”刘杰说。
经过多年发展,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已成为胶东地区最大的专业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拥有固定床位17张,年诊治患者近千人。“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神经重症医学科在刘杰主任的带领下,本着为患者负责的初心,始终登攀,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解救患者的痛苦。



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ICU刘杰
专家简介:
刘杰,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急诊专委会全国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颅脑创伤与神经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神经重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学会神经重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神经重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神经外科颅脑肿瘤及神经危重症手术20余年,曾分别在上海华山医院、四川华西医院、天津武警总医院神经外科及神经重症中心进修学习。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省级计划课题1项。

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ICU刘杰.jpg (179.16 KB, 下载次数: 63)

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ICU刘杰.jpg

刘杰在丹麦知名重症中心参观交流.jpg (518.02 KB, 下载次数: 137)

刘杰在丹麦知名重症中心参观交流.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